選紅木家具最好到生產線看看原材料
一套黃花梨圈椅從十年前的6000元飆升到30萬元;而同樣是紅木家具,一套茶臺的價格也是從幾千元到上百萬元不等.... 近年來,雖然紅木家具價格一路飆升,但市民對紅木家具的收藏熱度卻未見降溫。
2011夏季"兩藝博覽會"古典家具展區(qū),紅木家具依然吸引了不少市民的興致。此次前來參展的大連養(yǎng)心堂古典紅木家俬工藝品公司有關負責人龐揚介紹,與10年前相比,紅木家具價格累計增長近100倍。這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價格漲得厲害。今年,老撾紅酸枝20至25厘米規(guī)格的原材料每噸12萬元,而去年同樣規(guī)格的每噸6萬至7萬元。以前,1噸黃花梨6000元,如今最便宜也要500多萬元1噸。海南黃花梨已漲到1000萬元1噸,但即使如此高價,現在也買不著。“紅木原材料生長極其緩慢,往往要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才能長成,如此的稀缺性必然使其價格越來越貴,比如說,一根紅酸枝成材需要200年左右。”龐揚說。
紅木家具除了觀賞與使用價值之外還具有增值保值的作用,收藏價值極高,多種特性決定紅木家具將會得到更多人的青睞,消費者購買熱情高漲。來自養(yǎng)心堂紅木的銷售統計,自己使用、保值的占百分之40至50左右;做投資收藏的只占百分之15至20;其余的購買者,只是喜歡紅木,他們會一點一點地收集市場上少有的紅木家具,不會整套購買。
面對市場上令人眼花繚亂的紅木家具,如何選購,“說道”可真不少。業(yè)內人士建議,市民購買紅木家具要慎重,買之前要先做好基本功。據不完全統計,全國大小紅木廠家有幾千家,從業(yè)人員60多萬人。目前,紅木家具質量良莠不齊,有的紅木家具用料只有部分是紅酸枝,其余均摻雜料,最好請懂行的朋友幫忙把關。同時,在簽合同的時候,要看買家敢不敢讓去生產線看,敢不敢寫產地等。龐揚提醒,當紅木家俱經過拋光、打蠟工序后,消費者用肉眼是很難辨別出其原料的好壞的。
市民挑選紅木家具時,可記住“四字訣”,即:“料、功、藝、工”。“料”是指要看用料是不是真材實料,到底是大葉紫檀,還是紅酸枝或者其他原材料,根據個人喜好和經濟能力選擇。“功”即購買紅木家具后的功能,是要收藏還是使用。“藝”是指家具設計和造型的藝術性。“工”即做工和工藝優(yōu)劣。
“用料不好判斷的話,就看工藝。一般來說,如果工藝好,基本上用料都不錯,否則做不出好的工藝。”龐揚用多年的實際經驗建議市民,“選擇紅木家具的時候可以摸一摸,看看滑不滑,滑的話,證明材料不錯。同時,可以敲一敲,了解板材厚薄是否合適;還親自坐一坐,看看椅子、沙發(fā)之類的家具是否舒服。”
明式紅木家俱講究的是線條,清朝講究的是雕花。那么對于剛剛入道的收藏者來說,到底是選明清的古董還是現代的1比1的高仿紅木家俱?龐揚告訴記者,目前市面上流傳的明清時期古董是少之又少,再加上近些年的炒作,其價格和價值已嚴重背離。而隨著制作工具的進步,現代的1比1的高仿紅木家俱的雕花精細度已遠超于明清時代。他還提醒,如果有人售賣明朝的紫檀紅木家俱,那一定是假的,因為,到了清朝時期才出現紫檀家俱。